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語》中孔門的文質論
並列篇名
Confucian Viewpoint on Acquired Refinement and Native Substance in The Analects
作者 彭繼中
中文摘要
孔門篤行與精究於禮,這是確無可疑的。然之於孔門禮學的基礎,則學者鮮論及之。本文試圖從《論語》中析理出孔門關於禮學如何可能的哲學思辨。文質論之名未見諸《論語》,第細繹孔門聖賢所論,語中多見有指及者,故知當時孔子教接學人時達,必有廣精之理論與敦崇之履踐以為依據,非口耳末學之冀圖求倖於一時。文質關係常被視為本末關係,欲認識文質論,可先辨明此二種關係的不同。基本上,本末乃指系統內,發展性的遞演或輕重關係;而文質則謂一種對立相猶的關係。文質論主旨有二:以對待言,文質為一體;以往來言,文質有相勝。就禮而論,有本末的一面,亦有文質的一面。透過文質論,可以了解孔子觀察人之內質的依據,與在判斷內質上禮的重要作用。由於內質的基本差異取向,君子、小人是孔子討論內質的重要兩大範疇;又由於政治名位與內質的未必同一,孔子對君子小人的說明也有位質的差異。
起訖頁 1-10
關鍵詞 素以為絢本末關係文質論對待相勝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508 (362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合法性、方法論、格義與言說方式之牽掛──從二○○五年五月香港會議談起
該期刊-下一篇 返本開新救台灣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