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由「心具理」探討朱熹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
並列篇名
All Principles are Complete in the Mind'—The Practice of Moral Mind in Chu Hsi's philosophy
作者 何孟芩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就朱熹對於心、理關係之思考,探討朱熹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首先,筆者就程朱與陸王「心具理」與「心即理」的討論,說明朱熹哲學中的「心」乃是就現實世界中可善可惡的具體形質存在而言,與純善而無形迹的性理有概念層次上的分別。其次,筆者說明心性情三分的理論架構,實為朱熹自一體之心的觀察中所分析出來的不同樣態;在靜態的理論概念上,心性情三者自有分別,然而就動態的活動歷程來看,心性情實為一連續而不可分的整體。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則「心具理」不只是一種靜態的包覆關係而已,還有著動態的互動關聯。筆者認為,朱熹所體會的「理」,乃是一自然生生不息的道德之理,此生理具有必然落實為情氣的實現性;然此生理亦必須藉由具體的心來表現,才能夠有確實的價值意義。最後,筆者指出,朱熹哲學中「心」乃是稟賦此天地之間生生不息的道德之理而生,故先天即具有一種道德的實踐性,在不受到氣質障蔽的情況之下,本心自然能夠呈露出種種善的表現。是故由朱熹對於本心的思考中,實可見朱熹「合內外之道」的道德哲學特色。
起訖頁 1-9
關鍵詞 朱熹心具理心統性情心理為一道德實踐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507 (361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周易》的教育起源思想初探
該期刊-下一篇 方東美與斐柏「根源譬喻」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