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試論金丹派南宗張伯端之「內丹」思想與「禪宗」的關係
作者 段致成
中文摘要
張伯端的內丹學理論,透過「煉神」、「煉心」與「修性」三步驟,對「神、心、意(念)、性」等概念,進行關連性的銜接。首先,通過「先天」概念,「神」與「性」發生「回溯性」與得到「根源性」。進而可以通過「神」的修煉而過度到性而臻於修「性」。其次,透過「煉心」(靜、定),可以達到「心靜則神全,神全則性現」的功效。更以有為之心入於無為之心,來說明「後天氣質之性」入於「先天本元之性」的修煉路徑,以此實現與展現「心」的自我昇華境界。換言之,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說明內丹修煉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標是:「心的轉化」(人心變道心)。最後,「修性」必須從心地下工夫,透過收心與存心的工夫,見、忘雙遣,則元性自然露顯。我們綜覽《悟真性宗直指》的內容,發現張氏所言非虛,其真正「得聞達磨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因此,其借用了佛教禪宗的修性之法來補《悟真篇》中「性功」之不足虛。在《悟真性宗直指》中,張伯端所說的「達本明性之道」包括:眾生皆具佛性,佛在目前,當下即是,頓悟成佛,如來藏性,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觸類是道」(見色即是見心),道不可說,自心自悟,「圓通一切,遍含一切」(回互、不回互,一多圓融,理事無礙),由「無生」而證「空性」,無相為體,割斷兩頭句等十一項。
起訖頁 1-13
關鍵詞 道教張伯端《悟真篇》《青華秘文》內丹煉神煉心修性性命雙修禪宗丹禪合一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303 (333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從蘇軾與趙孟頫的畫論看文人畫的美學思想
該期刊-下一篇 臺灣閩南語正名──「河洛」乎?「福佬」乎?「貉獠」乎?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