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鵝湖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樂記〉之樂以成德之教:當代新儒學的詮釋
作者 林苗
中文摘要
本文分別從「樂與象德」、「樂與成德」、「樂終德尊」三個層面論述了樂與道德之關係,尤是樂教與成德之關係。強調儒家之樂教目的無非是為助成人之道德心彰顯。〈樂記〉經文云:「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論述了至樂的存有本質實可視為一道德本心。這種道德的本心,前學有不同的表述:孔子稱之為「仁心」,孟子稱之為「怵惕惻隱之心」,〈樂記〉表述為「易直子諒之心」,當代新儒家牟先生更以「隨時隨處感通而沛然莫之能禦之道德感」詮釋之。但人這種本心常因為「感於物而動」後「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而沉澱。儒家的樂教簡而概之,就是要透過音樂教育的感化教化作用,使人「反情」「反躬」,悱憤啟悟,從此陷溺中超拔出來而恢復原初之善的本心。化民成俗,「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樂記〉)
起訖頁 1-12
關鍵詞 樂記樂教當代新儒學音樂教育禮樂
刊名 鵝湖月刊  
期數 200205 (323期)
出版單位 鵝湖月刊社
該期刊-上一篇 莊子〈齊物論〉講演錄(5)
該期刊-下一篇 李山《牟宗三傳》序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