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曲與南曲用韻最大差異在於入聲。北曲入派三聲,南曲入聲獨立。入派三聲與入聲獨立,分別運用於南北曲創作,主要體現於協韻律和平仄律。以北曲為例,北曲譜律若當用平聲而取入聲作平聲之字,謂之「以入作平」,朱權《太和正音譜》標示「作平」。南曲譜律若當用平聲而用字窮乏時,可用入聲字替代,謂之「入代平聲」或「以入代平」,沈璟《增定南九宮曲譜》標示「作平」。故南北曲譜所謂「作平」,涵義不同。王驥德《曲律•論平仄》認為沈璟僅止於「以入代平」,指出譜律若當用平上去三聲而用字窮乏時,可用入聲字替代,本文以「入代三聲」一詞概括,視為王驥德提出的新概念,在南曲入聲創作論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入派三聲」、「入代平聲」、「入代三聲」運用於填曲度曲,皆需與南北曲文字譜對照方能彰顯。這三者原屬創作論,當其播之於歌樂時,如何體現北曲「入派三聲」,又如何體現南曲「入代平聲」和「入代三聲」,成為度曲論的範疇。本文融貫元、明、清相關論述,深入爬梳;並結合創作論與度曲論,運用戲曲音韻釐清相關概念。從「入派三聲」說到「入代平聲」、「入代三聲」,用以論述入聲字在填詞度曲中的原則與通變,彰顯曲韻曲學的歷史觀照與學術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