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祖曾以《御定人臣儆心錄》訓誡群臣,昭示為臣者應當遵循的規範,降至雍正朝,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幕客汪景祺卻著〈功臣不可為〉一文,質疑君主的權威,替功臣發不平之鳴。文中所謂「位極人臣」者,或有意暗指年羹堯本人。權傾一時的年羹堯,對君臣倫理構成衝擊與挑戰,清世宗則力圖透過形象塑造,重新導正秩序,更使一切懲治年羹堯的舉措名正言順。身為皇帝,清世宗固能懲辦年羹堯或任何一名官員,能主導正史評價的走向,但當世殊事異,隨著時局變化,野史傳聞中的君臣形象,終究出現意想不到的發展。本文藉由年羹堯勢盛、議罪和後世流傳三個時期的君臣關係與形象變遷,探究幕後潛在的皇權運作,以及「君」與「臣」牢不可破的身分間隔,是否曾跨越常軌,最終如汪景祺所言,致使「君臣兩負」,並在百餘年後仍餘波盪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