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政大中文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周濂溪「體」「用」觀之思想結構、理論基礎 及其所展示之哲學與義理學之開創性
並列篇名
The Philosophical Structure of Zhou Dunyi's Metaphysical Theory and Its Impact on North Song China
作者 戴景賢
中文摘要
周濂溪(敦頤,字茂叔,1017-1073)位於北宋儒學史中之地位,主要 乃依據其所處於「理學傳承」中之重要性而定。而濂溪之所以於「理學」 之發展,不可輕忽,則是因彼所建構之哲學系統,具有將儒學中所本有之 義理觀念,與付諸心性實踐之可能,以一極精要之方式,納入一完整之「形 而上學」結構中;從而使不同成分之性理思想,皆能彼此相互關連,形成 種種可持續發展之哲學議題;由是啟動一種新的儒學之動能。前人所謂「元 公破暗」,即是謂此。依本文作者之見,濂溪之將儒學中所本有之義理觀念, 與付諸心性實踐之可能,以一極精要之方式,納入一完整之形而上學結構 中,其「哲學史」意義,要點約有三項:一在將先秦儒學中所本有之「誠 體」、「易體」與「心體」之體用觀,以「宇宙構成論」之方式重述;以此 連結於三國魏晉以來,遠較戰國、兩漢為成熟之「氣化」論。其次則是將 《易》學中依「道」、「器」為界分之所謂「形上」、「形下」之義,發展成 為可以導引「宇宙構成論」進入「存有學」論域之概念工具;以此深化屬 於儒學立場之形而上學。再其次,則是依「動」、「靜」之相對觀,與「道 體」之絕對觀,將「體」、「用」概念之運用,發展成為可依「釋義層級」 而產生不同「詮釋效益」之論述模式。至於濂溪於「義理學」所闡之精義, 是否亦與其後「理學發展」之脈絡相合?則其事關繫濂溪之是否為「理學」之真源?抑或僅是為「理學」之形上系統,提供一合理之構想?本文作者於此,除闡釋朱子之觀點外,亦取二程之「性理論」,以為比較,而加論述。
英文摘要
Ever since Zhu Xi(朱熹,1130-1200)compiles his Yi Luo Yuanyuan Lu (伊洛淵源錄), Zhou Dunyi(周敦頤,1017-1073)has long been considered as the first philosopher who pioneers the philosophical breakthrough that eventually forms the tradi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North Song China. Yet critics have been long divided for several centuries on certain controversial issues which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and deal with, in the hope it may shed new light on the study of Zhou Dunyi's ideas, especially the philosophical system which is formulated in his famous article “Taiji Tushuo.” (太極圖說) Several related issues will also be carefully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起訖頁 39-65
關鍵詞 周敦頤太極圖說通書理學儒學朱子中國哲學史Zhou DunyiZhu XiNeo-Confucianism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Taiji Tushuo
刊名 政大中文學報  
期數 201506 (23期)
出版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該期刊-上一篇 塵網中:陶淵明走向田園的側影
該期刊-下一篇 論林栗易學銷沉之原由 --從與朱熹之歧異進行開展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