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議題的討論中,「公私之別」、「義利之辯」已經有過眾多的關注,清初儒士呂留良(1629-1683)對此更是強調,不僅僅將這些相關的討論放置在思想層次之上,他也把視野和焦點座落於自身所居處的當時社會中,同時以此作為過往發生的歷史提供解釋及看法。與「私」相反的概念即是「公」。「公」是呂留良所極為推崇和追尋的高超價值,不過在他的文字記錄裡卻可以發現到,呂留良對「公」、「私」兩個面向存在著並不一致的思想處理策略。具體來說,他所強調的方式是以否定「私」來強化「公」的價值和美好。所以,本文將就呂留良所認為「私」進行探討,檢視呂留良所認為的「私」為如何,以及去「私」之後的作用。以《四書講義》一書為分析的史料,一則是因為該書內容最切合呂留良的思想核心,所以對呂留良學術議題的探討必不能忽視此為本的重要性;二則因為《四書講義》屬呂留良在授徒時由弟子抄寫編纂而成的文字記錄,所以也就容易多所涉及的當時議題。藉由探討呂留良對「私」的看法,更可以深入的瞭解橫跨明末清初一個重要思想家的學術蘊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