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在日治時期因各項的港務建設與貿易發展,於1924年改制為市,大量的港務工作,以及環繞基隆周邊的炭礦工場,吸引大批移民進入市區裡尋找生活機會。在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等倡導,催生各種農工運動之下,擁有大批工人的基隆亦隨著這批潮流,組成多種工會,為自己的生活機會爭取權益。然而在研究都市史或是經濟發展的歷史意義峙,工人卻長期被商人資本家的光芒所掩蓋,更別談及工人爭取自身權益所醞釀的工人運動。本文以《臺灣民報》為主要資料,並配合基隆的官方調查,分析有關基隆工會組織及工人運動的報導,觀察日治時期作為臺灣門戶的基隆,在這波工人運動的潮流下有著什麼樣的變化與影響。首先略述1920年代臺灣工運環境的發展,其次分析基隆勞動人口的生活與待遇,接著討論政黨機關在基降的運作與工會的組成,最後以罷工事件分析工會的領導運動與其成敗要素,希冀對基陸的工人運動作一個完整的剖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