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刑事法評論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間接正犯的從屬性及實行著手——基於間接正犯之擬制性的反思
作者 黃繼坤
中文摘要
共犯具有對正犯的從屬性』這是二元區分制理論的立足點。而正犯包括直接正犯與間接正犯,因此,共犯具有對直接正犯或間接正犯的從屬性是理所當然的結論。但是,在既存在直接正犯又存在間接正犯即所謂「正犯後的正犯」的場合,共犯究竟是對直接正犯還是間接正犯具有從屬性呢?如甲、乙得知B在丙的幫助下準備於特定的夜晚埋伏在A經常散步的偏僻處將A射殺。於是甲教唆A利用B的行為將仇人C殺死,乙順手把自己的手機給了A,而A產生殺死C的故意後,使用乙的手機給C發了假消息(以C戀人的名義),試圖將其弓誘至該場所,但C因為臨時有事而未能出現在現場,結果B未能實施射殺行為。本案中,毫無爭議的是丙作為直接正犯B的幫助犯,對直接正犯B具有從屬性;問題是作為共犯的甲、乙究竟是對間接正犯A還是對直接正犯B具有從屬性?如果二者對直接正犯B具有從屬性,則三者同屬故意殺人罪的預備犯。如果甲對所教唆的、乙對所幫助的間接正犯A具有從屬性,則需要判斷A是否「實行著手」:是,則三者成立故意殺人罪的未遂犯;否,則三者成立故意殺人罪的預備犯。本文認為間接正犯是擬制的正犯,仍然具有對幕前行為人即直接實行人的從屬性;因為間接正犯E具有對直接實行人的從屬性,所以間接正犯的實行著手標準只能采取「被利用者時說」。
起訖頁 317-329
刊名 刑事法評論  
期數 201512 (36期)
出版單位 北京大學法學院
該期刊-上一篇 目的犯的實質化——以目的與故意的關係為中心
該期刊-下一篇 當不能犯未遂理論走向客觀之後——以刑法的價值構造為檢閱基礎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