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乙未(1894-1895)之交在一百二十年前曾是讓臺灣深具創傷感的年分。楊儒賓先生因此在一百二十年後又一「甲乙之交」(2014-2015)推出《1949禮讚》(2015),誠如王德威院士所作序言,全書都在試圖化危機為契機,為此讓兩岸俱與傷痛的年分記憶注入「正能量」。「納中華入臺灣」毋寧也是反思當下中國如何自處於東亞乃至世界:民族崛起之後,我們到底能夠為寰宇眾生提供何種福慧資糧。「民族主義」如何避免成為一種「我執」與高慢的惡性擴散?因為「對峙會讓人失去遠望的能力」(陳怡蓁 2015︰17),對話、對流之類對待卻可以觸發生機活潑。災難不僅能成為理性的助手,甚至可以成為理性的另一身分。面對苦難更正面的態度,不是沉溺苦難,不是回避苦難,而是承擔苦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