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放射治療是目前治療鼻咽癌的主要療法,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取決於目標體積(target volume)所能投予劑量(prescribed dose)的多寡。傳統放射治療(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對 T3-T4病灶之5年局部失敗率(local failure)為32-60%;因為鼻咽的解剖位置相鄰許多緊要的正常構造(critical normal structure),例如:脊髓(spinal cord)、腦幹(brain stem)、視神經(optic nerve)、視神經交叉(optic chiasm)、腦下垂體(pituitary)、顳頜關節(T-M joint)、中耳(middel ear)、內耳(inner ear)及顳葉(temporal lobe),因此限制了傳統放射治療對鼻咽放射劑量之提高;除此之外,腮腺(parotid gland)通常都包括在高劑量區域內,所以口乾(xerostomia)幾乎是不可避免,導致患者不舒適及齲齒之發生,進而影響其生活品質。近十多年來,由於醫療設備與電腦科技之發展而使放射治療技術不斷提昇,如:三度空間順形發射治療(three-dimensioan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以下簡稱 3D CRT)、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以下簡稱 IMRT)之研發,使得鄰近之正常組織的放射劑量因分散而降至最低,亦即降低正常組織後遺症機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以下簡稱 NTCP),從而使目標體積可以獲得較高的放射劑量,期能提高腫瘤控制機率(tumor control probability,以下簡稱TCP)。因為鼻咽位於頭部中央位置幾乎不會移動,這種解剖位置的優勢,使它成為使用3D CRT及IMRT的理想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