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醫學教育將基礎及臨床課程分開教授,教學內容份量過多,而且大講堂密集式的填鴨教學,造成學生偏重知識記憶,忽略思考創造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醫學院教師人數太少,基礎醫學教師著重於研究工作,臨床教師診療負擔太重,在教師人力不足的情形下,無法完全採行歐美以臨床個案為中心的課程編排及以學生為中心的自導式教學方法。醫學的學習不同於一般學習,必須要以臨床個案作為學習材料,常以師徒相授,互相討論的方式進行。醫學中心幾乎每天舉行各種臨床個案討論會,其中更不乏較大型的死亡個案討論會、臨床病理討論會等皆需動員許多專家,收集病人詳細的資料,並且經過病理解剖,找出最正確診斷與死因。臨床個案討論會的目的在讓每一個參加的人都能藉著經過詳細研究完整真實的個案,學習到最新最正確的醫學知識。尤其每一個臨床病理討論會,均需花費一條人命及病理解剖費用至少數十萬,目的除了探索醫學上的新發現外,也在於從死因中找出可能處置失當之處、記取失敗的教訓,使許多醫學生、年輕的醫師藉這樣的學習環境慢慢訓練成一個良醫。然而,對醫學生來說,常因課業繁忙、時間上無法參加這些討論會,即使偶而參加了,也因為缺乏臨床醫學的知識與經驗,聽不懂也無法加入討論。而討論會結束後,通常資料也無整理保存,這是很可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