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難免有痛苦,痛苦可能大部分來自非生理層面的因素,即來自心理功能的失 調,甚至是交雜以生理與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當然個人身處的環境脈絡與語彙 的運作更是重要因素之一。人所不想要的想法、感受與感覺,是心理疾病的主要來 源,透過正念的作用,健康個體心理的調和可能更甚於具體藥石或其他因素。因此產 生了第三波的行為治療方法。第三波行為治療時期雖然包括數種名稱不同的行為治療 方法,但主要的還是以Hayes所發展出來的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為代表。本文透過蒐集與閱讀相關文獻,整理出行為治療的三個波潮─ 運用行為主義原理的治療、認知治療與ACT治療─的內容,並對ACT的理論基礎─功 能情境論與關係架構理論(RFT)做簡要說明,接著將介紹重心轉至ACT的六個核心歷 程─接受、認知化解、接觸當下、自我即脈絡、價值以及承諾行動,並敘明ACT的核 心目標在於心理的靈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其次介紹有關ACT的測量及簡要敘 述其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