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後逐步加大對世界的開放,經濟快速發展與因應全球發達的旅遊業,帶動了國內旅遊市場的蓬勃發展,使得中國的遺產工業也隨之開展。國家大筆經費投入文化工程建設,具體反映在數目快速增多的博物館、文化中心及文化遺產地。中國自從1985年簽訂世界文化遺產公約後,首次於1987年申請,就有六個遺產地登錄成功,往後每年幾乎都有一處遺產地登錄於世界遺產名錄;其起步雖與第一批於1972年就簽署世遺公約的其他國家晚,但中國世界遺產地的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義大利。在中國,新詞彙如「申遺」(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申遺熱」(用以描述中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熱潮),幾乎天天在新聞報導中出現。許多地方開始設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大學內也設立文化遺產科系。過去被馬克思教條視為物化而棄絕的「文化產業」也在2001年正式進入中央官方文件,並被納入中國十五規劃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