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科學發展月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中醫兒科先驅;錢乙
作者 高允中黃耿祥
中文摘要
中醫師看病,主要以「望聞問切」4 種方式診斷:「望」病人的神色形態,「聞」患者氣味與聽語音氣息,「問」病情的變化及發病特性,「切」診則是用指尖把脈感受血管搏動和觸壓病人體表進行觸診。藉由以上資訊診斷病患的疾病,再配合體質差異決定用藥。兒科在中醫稱為「啞科」,因為兒童大多無法清楚描述自己的病況,因此疾病須經醫師藉由觀察和經驗判斷,或由照顧者告知身體的異常,才能了解症狀。兒科診斷另有許多困難的地方,例如嬰幼兒發育尚未完成,骨架未定,聲音未成熟,情緒多變化,造成中醫師難以藉由「望」與「聞」診完全掌握病情。嬰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有限(通常兒童須達4 歲以上才能說出完整句子),言語表達的正確性較低,因此中醫師「問」診時難以正確掌握病況。此外,兒童血管較細小,「脈」比較弱,診脈時因需配合中醫師觸診,容易受驚嚇哭泣,也造成「切」診的準確度偏差。甚且,嬰幼兒對疾病抵抗力差,體質轉變快,病情變化較複雜,因此中醫兒科的發展常受到限制。雖然隋朝(約西元581 年)以前就有中醫師為兒童治療的醫案,但是第一個詳細記載小兒的疾病及用方,則是唐代(約西元652 年)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藥方》醫書上特別記載的兩卷文章。至於最早的兒科專著醫書,則屬唐末宋初(約西元950 年)數位中醫學家共同編寫的《顱囟經》。
起訖頁 44-48
刊名 科學發展月刊  
期數 201507 (511期)
出版單位 中華民國科技部
該期刊-上一篇 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之母:維吉妮雅.亞培格
該期刊-下一篇 花開花謝;花的觀察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