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祖母曾因為老年失智症閒居在家多年,在我國中與高中時期,親身經歷父母照顧最後連家人都不相識的她,只看到那種無怨無悔和坦然,並不知道這當中的困難與艱辛。反正就是老了,家人都未曾期待醫師提供切確診斷或醫療建議,遑論進一步的心理協助與衛教。十年後,我完成心理專業教育投入的第一個臨床工作,就是榮總復健部的復健心理師。適逢榮總神經部的失智症研究團隊開始起步,而有幸負責心智功能檢查之工作。再過十四年的今日,拜讀《應用心理研究》第七期劉秀枝教授主編的失智症專輯,專業範圍由診斷到治療、由急性醫院到社區與安養,專業貢獻者由神經科與精神科專科醫師到心理師、護理師等,醫療團隊之健全、本土研究之蓬勃發展,一個心理學應用的刊物出現融合性這麼高的主題,心中的感動真是不可言語。但是,也倏然一驚,神經心理學者和復健心理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怎麼薄弱了?以下是野人獻曝提出的觀點,偏重心理工作者的反省;主要分為兩部分,首先基於對心智功能檢查工具的專業執著(這種堅持類似核醫學專家計較影像清晰度,醫工學者厭惡腦波檢查的雜訊),想提問一些自己長久以來的擔心。而第二部份,希望提供一些想法來豐富神經心理專業與復健心理專業加入失智症研究與服務的角度(這種期待像是學化學的人不是很在乎炸藥威力本身,在乎的是如何建構適當的反應理論和增進未來對人類生活的貢獻)。這篇文章說是對話與回應,毋寧說是對未來心理學工作者的一種深刻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