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不論是發展心理學或是家庭研究領域中,有關親子關係的研究,許多都是以母親為研究對象。一方面是研究者的偏見,認為母親傳統上擔負較多的親職責任,因此母職也就同等於親職;另一方面則是父親在親職教養的參與的確較為疏遠,造成受試者亦難尋覓,研究者也只好假裝沒有父親的存在。因此,這個領域幾乎可以被稱為是「母親心理學」。父親在心理學文獻的缺席,造成了母親成為背負「影響孩子發展、適應與心理健康」責任的首要人物,形成特有的「怪罪母親」(mother-blaming)現象。直到近十年來,西方學者才逐漸覺醒,想要瞭解父親究竟在兒童與青少年發展歷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而更有一群學者大力提倡父親回歸家庭的「父職參與」觀點。但是不論是實徵的研究或理論性的探討,中外的父職研究的質與量都還屬於蹣跚階段。筆者在「中華民國博碩士論文檢索系統」中搜尋,發現歷年來標題中出現「父親」或「父職」的學位論文僅有11篇(其中護理所4篇、家政所3篇、農業推廣所、兒童福利所、成人教育及英文所各1篇)。相對地,出現「母親」或「母職」者則有128篇,為前者的11倍。從此大略可以了解父親研究在國內受到忽視的現象。因此王叢桂教授〈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一文(簡稱王文),可說是深具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