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泰鄂提得斯》201d-206b 段落中,當蘇格拉底預備要檢驗「真信念『加上說明』就是知識」這項定義時,他講述並檢視了一套類似原子論說法的「夢理論」。這套理論主張:一般事物是由一些最原初的元素組成的。「元素」本身只有名字,無法做進一步的說明;「組合物」是由元素組合而成的,所以可以用其中元素的名稱編織成一套話語,因而可以做進一步的說明。元素無法「加上說明」,所以是不可知的;組合物可以「加上說明」,所以是可知的。針對這套「夢理論」,蘇格拉底提出一個兩難的問題──「組合物等於它所有的組成元素」或「組合物會在它所有組成元素之外形成另一個單一的觀念」,並分別檢視這兩種可能。在這段討論中,柏拉圖藉由「夢理論」分析語言、事物與知識三層面之間的關係,並在這樣的脈絡下,探索了整體是否等於所有的部分、以及類似當代所謂知識基礎論或融貫論的議題,最後否決以「夢理論」解釋「真信念『加上說明』就是知識」這定義的說法。而這段對「夢理論」的檢驗,為希臘當時可能有的「整體等同於所有部分」的想法,以及後來一些哲學家所相信的知識基礎論,投下反省與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