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初,在「社會學方法工作坊」的一場座談會中,與會的幾位主編,不約而同地提到通過審查的論文因為寫作品質不足,而不適合出版的問題。以學術出版來說,論文的實質論述由編輯委員會及審查人把關,在呈現方式(寫作)上,如果有專業編輯協助,大致上也不成問題,只不過大部分的期刊/學報宥於經費及人力限制,普遍沒有copyeditor為論文做copyediting。通過審查的論文,如果作者無法改善寫作品質,主編就要投入很多時間做修改建議,同時又要面臨準時出刊的壓力。既然期刊主編們關切寫作品質,那麼作者也必須重視與改善。目前台灣大部分的期刊/學報並沒有專任人員的編制,常見的情況是由主編的研究助理或研究生,支援編排及校對工作,而主編的任期一般是兩至三年,也就是常常由兼任、新手負責出版作業,作者同時也被要求身兼編輯及校對。《台灣社會學》期刊在中研院社會所和台大社會系的支持下,有專任編輯的編制,雖然獨立運作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主編和編輯委員)隨任期變動,「編輯室」都是固定的。此外,歷任主編及編輯委員們,本身就是傑出的學者並有豐富的寫作經驗,創刊第三年就得到了國科會優良期刊獎。這些條件,讓我得以在一個資源豐富的位置上,長期接受作者們的指教,從copyediting實務中累積經驗,並記錄成個人的「武功秘笈」,它們對我來說很實用,我想應該也能給予期刊及作者一些有用的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