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文化圖紋、符號與密碼的轉化、形成與行銷——以原住民族為例
並列篇名
The Shifting, Forming and Marketing of Cultural Patterns, Symbols, and Marketing: A Case of Indigenous People
作者 王昱心
中文摘要
儘管台灣原住民族沒有創造文字系統,來記錄生活經驗與心思波動,不過卻用各類形式來嘗試摹寫自然天地的遞嬗,以及人類社會的各種接觸。譬如布農族獨有的木板曆畫,或是排灣族的雕刻與琉璃、陶壺製作,以及各族因應生活需求而製作的獵具、漁具、農具與形製色彩千變萬化的服飾等,形成一個複雜多樣的工藝技術整體系統。隨著環境的變動,原住民族的文化與藝術產生形式與內涵上的變化,那是有機生命企求存續的能量釋放與極力追索。而原住民神話也伴隨著原住民族藝術的實踐,不停地蔓延。
英文摘要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 don’t create alphabetical system to record, but they record things around via other different ways. The Bununs’ board paintings, and Peiwans’ carving, Liuli, and clay pots are such examples. Different colorful clothes, hunting equipment, fishing equipment, and farm implements constitute a complex and various crafts system. With the change of the environment, the culture and art of the indigenous changed. It shows indigenous myth keeps extending via the practice of indigenous art.
起訖頁 113-125
關鍵詞 文化圖紋藝術創作原住民文化cultural patternsart creationindigenous culture
刊名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期數 201403 (4:1期)
出版單位 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
該期刊-上一篇 文學與文化觀光行銷策略——以南庄鄉賽夏族實例觀察
該期刊-下一篇 從Palamal火神祭——看撒奇萊雅族的文化復振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