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美國的男人受到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的衝擊,不得不重新反思男人的結構位置與性別態度。從保守的福音守望(Promise Keepers)、男權運動,到同性戀解放運動、激進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男人團體,呈現百花齊放的情景。男性研究也在同時應運而生,其中男性研究的重要讀本之一Men's Lives(Kimmel & Messner編)今年七月也即將出版第六版了。加拿大的男人則在1991年發起白絲帶運動,架網站、辦活動、出版行動手冊,影響遍及全世界。北歐這個性別觀念先進的國度,則有許多地方性的男性團體,舉辦工作坊、教育課程,撰寫教材等,致力於性別結構的改善。反觀台灣,男性研究的歷史大約十年,而具有女性主義觀點的常設男性團體則仍然闕如。從事多年的性別教育之後,與國內其他的性別教育者都深有同感,希望能夠吸引更多的男人參與性別改造的運動。〈男性性別意識之形成〉一文,即是初步的嘗試。寫作之初,搜尋西方相關文獻,原以為以西方世界三十年來的運動與研究成果,應該很容易找到許多探討男性性別意識形成的文獻,沒想到竟不多見。不過,許多討論男性團體或男人與女性主義關係的論文,給我很大的啟發,加深我討論研究發現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