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紹興辛巳親征詔草」傳衍的歷史, 藉此分析隆興和議簽訂, 宋、金和議「國是」再確立後, 士人書寫紹、隆之際和戰不定的歷史,出現「自我避忌」的現象。這份詔草附著了許多高、孝二帝對和戰不定的訊息, 點竄者陳康伯( 1097-1165) 有意隱匿此帖, 交予姻親何澹( 1146-1219) 家族保管, 以致作者的身份長期成謎,而眾說紛紜。然而,對這段歷史的隱晦是時代的通相,在權力毛細管的作用下,此時私家行狀、誌文的書寫策略皆出現自我避忌的現象,直至光宗、寧宗朝後,士人的歷史書寫才逐漸出現自我解禁的現象。慶元年間,韓侂冑(1152-1207)執政集團刻意擦亮陳康伯此一抗金招牌,此詔的原稿得以重新問世。他們利用士大夫官僚觀覽、題跋書帖的文化機制,舖陳了抗金行動的政治氛圍,以便喚起隱沒已久的歷史記憶。這份詔草隱微的問世過程,本身是一項有計劃的政治行動,可說是開禧北伐行動的序曲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