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本土心理學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也談「人情」與「關係」的構念化
作者 黃光國 (Kwang-Kuo Hwang)
中文摘要
我從1983年開始建構〈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型,至今已經超過十五寒暑。在這一段期間,我用這個理論模型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也看到許多人用它作為基礎,從事實徵研究,心中頗感快慰。十餘年來,我的研究工作已經有相當大的進展,最近我綜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撰成〈華人的關係主義:理論的建構與方法論的考量〉一文(Hwang,2000),多年來的研究經驗讓我深深相信:「關係主義」應當是研究華人社會行為的主要方向,往這個方向繼續努力,我們應當可以開展出華人社會心理學,乃至於亞洲社會心理學所獨有的研究傳說。基於這樣的立場,楊中芳教授跟她的五位學生經過五年的反覆討論之後,撰成這篇論文〈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就特別吸引我的注意。提倡「知識(科學)無政府主義」的科學哲學家Feyerabend(1978/1996)認為:理論是「人」創造出來的。沒有一種理論可以稱作是「真理」,因為任何理論都不可能與研究事實完全符合。由於用實驗、觀察、或任何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結果,都受到理論的指引,所以我們從一個理論出發,只能看到與理論一致的事實,而無法看出其盲點。我們唯有從一個新理論著手,才有可能看出與原理論不符的實在世界。他因此提出一種理論的多元論,一方面主張「增生原則」(principle of protification ),認為一個理論即使已經得到高度確認和普遍接受,也要發明或精心設計一個與公認觀點不一致的理論;一方面又主張「韌性原則」(principle of tenacity),認為:一個舊理論即使受到事實的反駁和否證,它也應當被保留下來,因為它的內容可能對得勝的對手理論有所貢獻。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只要我們認定:「關係主義」是理解華人社會行為的主要方向,我們便應當鼓勵學者往這個方向思考,並針對同一主題,建構不同的理論,彼此互相競爭。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斯之謂也。
起訖頁 215-248
刊名 本土心理學研究  
期數 199912 (12期)
出版單位 心理出版社
該期刊-上一篇 華人人際關係研究的困境與出路
該期刊-下一篇 對我的構思的再認識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