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本土心理學研究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道德推理中關懷導向與正義導向思考之區辨及其在中國社會實踐的特徵
作者 葉紹國
中文摘要
心理學者從事道德認知發展的研究及道德行為的了解,往往忽略了「道德」一詞所涉的內涵問題。道德究竟是指發乎理性的決斷,抑是對人的同情與悲憫呢?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主流夙以「正義」概念界定道德,本研究指陳其所造成的偏頗,並提出以「關懷」為核心的道德理念,分析其在我國社會實踐的案例,以彰顯關懷導向的具體內容及其在文化中的意義。本研究可區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份陳述認知發展理論的道德概念及其疏漏處;第二部份比較關懷倫理與正義倫理的區辨,以Kohlberg與Gilligan的論爭為主軸,佐以西方文化脈絡、哲學淵源、及道德衝突故事的推演,以呈顯關懷倫理與正義倫理本質上的不同;第三部份論中西文化差異,凸顯儒家傳統以「仁」為首德,乃具「關懷取向思考」的特性,與西方以「正義取向」界定道德的傳統有所不同。本文就傳統俗情的觀察與文獻的分析,歸結出傳統文化裡道德實賤法則的五項特徵。第四部份為中國社會實證研究資料的解析,即根據研究者與台灣的18位大專校院長等晤談「道德衝突事件解決過程的考慮」的資料,作局部深入的分析。重新審視異於美國研究的部份,尤其是以關懷導向解決道德衝突的案例。剖析結果顯示:在私領域中,關取向的多寡與情感親疏有關;在教育情境顯現較高關懷取向;在工作情境關懷取向的施展有困難;脈絡的考慮可稍提高關懷成份;部份案情透露了我國社會重人情但卻漠視契約與規章的氛圍,整體可顯出關懷導向的道德思考運作於中國社會的獨特意涵。
起訖頁 264-311
關鍵詞 文化正義道德推理關懷
刊名 本土心理學研究  
期數 199606 (5期)
出版單位 心理出版社
該期刊-上一篇 北京兒童對獎賞公平性的社會認知發展
該期刊-下一篇 知解人心:從諺語看中國人社會認知的特點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