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評CBETA電子大正藏
作者 周伯戡
中文摘要
在今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日所舉行的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上,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正式出版了大正藏正藏,即1至55冊,以及第85冊的光碟片。日本佛教學者從1924年五月至1928年十一月所完成正藏部分,竟為 CBETA 歷時不過四年,由惠敏法師總綰全事,投入無數人力、物力、資金,領導僧俗,共同奮鬥,克服中文造字,軟體作業環境不斷改變的困難,終於這部佛教界最重要的大藏經電子化,讓法身常住於現代科技,佛光普照於虛擬空間(cyberspace)。本人承 CBETA 不棄,新版每每一出現(1-33冊的WIN98版,1-55冊的搶鮮版,測試版,以及現在的正式版),立刻得到 CBETA 無償使用,在此先向 CBETA 致最深的謝意。據惠敏法師以及杜正民先生告知,在正式版之後,將出版「學術版」,一次改正可能的錯誤,並補上大正藏刊行的校勘。本人不敏,在長期使用電子佛典之餘,提供一些愚見,拋磚引玉,期盼更多人為此劃時代的成就提出更精闢的看法,或許可供未來的學術版編輯參考。我的淺見僅限於 HTML 格式上的電子大正藏,因為此格式在電子版上有最大的功能。此外,本人不是電腦專家,對電腦技術上各種問題,無從置喙。我們首先要感謝電子版體貼的設計,下列諸端,從第一版起,即為使用者不勝讚嘆歡喜。(1)方便佛經的閱讀。任何人可以透過所附的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和日本東洋學園大學的 Charles A. Muller 教授的《東亞佛學名相辭典》,來瞭解佛教各名相的意義。(2)方便論文的撰寫。它和微軟的 WORD文書軟體結合,使用者利用「引用複製」的功能迅速把所需的經文摘引到撰述的論文中,使寫作者免於經文輸入之苦。所引用的經文格式完全符合國際佛學論文引用的標準,這包含經名、引文在大正藏的卷數、編號、頁數、欄位、行數。使此電子佛典成為佛學論文寫作的必備之工具。(3)便於檢查他人之研究。對他人所引的經文是否正確,只要點選「GO TO」,輸入論文所提示的大正藏的冊數、頁數、欄位,即可檢查作者是否引文正確,以省翻書檢查之苦。(4)便於檢索。任何人可以輸入某一名相於「收尋」的欄位中,即可查出該名相在整本藏經或某一分部內的所在,以及上下經文關係。最後一項功能尤為使用者稱道。蓋漢文的佛典、論著浩如煙海,學者一直苦於從龐大的佛教文獻中,找到相關的文句與資料。因此「強記」為優秀佛教研究者的研究條件之一。然而人的記憶不是很可靠,因此古時大德作品中的經文常與文本有所出入。日本佛學界為了克服這困難,從1943年起,長達近五十年(1945-1956年中斷十二年)的時間由六所佛教大學編成了大藏經索引共三十一冊,幫助學者檢索藏經內特定的資料。今天,天賦的超強記憶力,和日本學術界長期奮鬥所產生的索引,現在為電子佛典所終結,我們不禁為今日科技對傳統人文研究所做的幫助不禁驚嘆不已。CBETA 電子大正藏有上述資訊科技的優點,但也有文本上的缺點。缺點來自兩方面:(1)電子佛典「覆刻」大正藏,(2)電子佛典沒有輸入大正藏最主要的《勘同目錄》,也沒有完整的輸入大正藏《總索引》。它只輸入佛經在大正藏中的編號、書名、冊號、卷頁數、譯著者姓名。相反的,電子佛典的主編者自己編了一個電子版的經錄。這個經錄,依我愚見,不但與大正藏經錄相去甚遠,在文本比較方面上,恐怕比傳統經錄的《開元錄》和《閱藏知津》也不能比擬。讓我進一步申論上面兩個個人的看法。
起訖頁 379-390
關鍵詞 電子大正藏電子佛典
刊名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期數 200207 (7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當代臺灣旅遊文學中的僧侶記遊:以聖嚴法師「寰遊自傳系列」為探討
該期刊-下一篇 「臺灣佛教文獻數位資料庫」的建構與緣起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