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頻道上正在報導美國布希總統已準備要向北韓提出軍事制裁以懲罰他不遵守限武規定。女兒忿忿不平地說:「就是這種『大美國』心態在作祟,一場伊拉克之戰打的還不夠,又要掀起另一場戰爭。」有趣的是,螢幕上正播著美國官方發言人義正嚴詞地說:「我們不能相信居然有國家(指北韓)的核彈正瞄準著我們的紐約!」接著,CNN的民調反應,百分之五十幾的民眾支持布希總統的軍事制裁行動。在美國求學的女兒接著說:「我們系上的老師們拼命寫研究報告,要提醒政府不要這麼狹隘,但都沒有用,你看支持的民眾還是這麼多,我們這些人的聲音終究還是少數。這時候就會覺得台灣的民眾比較容易發聲,這裡就算聚集上萬人的群眾遊行也不會被注意。」看著女兒義憤填膺的表情,好像也看到了自己心中那份「孤絕的正義」,於是另一個聲音又興起「問題是複雜的,動力也是多方的」,我跟女兒說:「所以,你們學校才會有你們這種『不務正業』的科系呀!你們的任務就是要拼命地發聲,即使沒有產生立即的作用。」其實,說完自己也頗覺無奈的。此時,我突然想到,以前養金魚時,在五顏六色美麗的魚當中,會養些專門清理池中垃圾的小魚(忘記牠們的真正的名字),牠們不起眼,牠們也不大,但生命力強。牠們專吃垃圾,可以清新魚池中的生態,我想用「學術界的垃圾魚」的隱喻來回應宋文里教授的這篇文章〈第三路數之必要:從本土主義轉向文化論的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