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性別醫學的崛起,以及臺灣社會多元化的需求,醫護人員應具備性別醫學知識,也應瞭解臺灣不同族群、性別、階級、年齡、家庭型態、性取向等多元文化的觀點。WHO世界衛生組織在1999年出版Health I m p a c t A s s e s s m e n t : M a i n C o n c e p t s a n d Suggested Approach 手冊,以25種疾病、病人、醫生(例如,心肌梗塞、憂鬱症、非預期懷孕與預後不孕症、血吸蟲病、家庭暴力、婦產科治療失當與精神後發病、小兒科手術、HIV/AIDS、守寡婦女、青少年婚姻)做為案例,說明從風險因子、病狀、診斷、治療到預後都有著男女生物性別的差異,並且進一步說明社會性別、年齡、階級、族群的文化因素都會影響到病人的病情,以及醫護人員本身的性別也會影響到某些疾病的診斷。提醒醫療照護體系由於性別盲及缺乏多元文化觀點,將導致錯誤診斷及對病人出現歧視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