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語言相對論︰中英文母語者對增強搭配詞概念之研究
並列篇名
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s of Amplifier Collocations
作者 方挺
中文摘要
搭配詞一直以來為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對搭配詞的精通與熟練則被視為趨近以英語為母語人士能力的指標,而增強搭配詞為搭配詞類別中的一類。文獻曾報告以中文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在英語增強搭配詞的使用上與英語母語人士不同。然而,此外顯比較只能看出其英語增強搭配詞使用差異可能源於個別母語之不同,意即不同第一語言(中文與英文)對英語增強搭配詞使用的影響,但是卻無法看出不同第一語言如何深入影響以中文為母語者與以英文為母語者對其不同語言的內在認知。根據Whorf (1956),語言為社會文化之產物,而不同的語言結構亦可能會影響語言使用者的想法或認知。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以中文和英語為母語者對其語言中的增強搭配詞在認知上是否因為語言的不同而有差異,若此因為不同語言結構而造成的認知差異存在,或許可解釋為何中文母語的英語學習者在英語搭配詞使用上,與英語母語者有使用上的不同。 與先前研究不同,由於語言與社會文化密不可分,本研究從單一的外顯語言使用之比較作延伸,以Whorf 提出的觀點為基礎,進而探討中英文在社會文化情境下如何影響其使用者內在認知。研究者根據中英文增強搭配詞結構不同,提出假設:相對於英語母語者,中文母語者對於增強詞後搭配語級別的差異較無意識。 三十五位中文母語者與三十位英語母語者參與本研究,即時與非即時測量法同時施測於實驗參與者。所有參與者接受語法性測驗,判斷其母語增強搭配詞是否合乎語法,研究者藉此了解參與者的判斷是否與其語言結構規則存在差異。參與者在判斷時,同時要求即時有聲思考,藉以了解其對語言結構之內在認知想法。 研究結果支持本研究假設,即中英文的結構差異影響以其為母語者的思考,特別是對增強搭配詞級別的意識程度。此發現可解釋為何中文母語英語學習者對增強搭配詞學習感到困難,故本研究同時具有理論上以及教學上的啟示。
起訖頁 323-346
關鍵詞 搭配詞教學語言相對論社會語言學文化適應Collocation TeachingLinguistic RelativitySocio-Cultural LinguisticsAcculturatio
刊名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  
期數 201310 (6:2期)
出版單位 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該期刊-上一篇 論《周書.康誥》「德之說」涵義
該期刊-下一篇 從永續發展面向看歐盟汽車減排政策制定過程之爭議研究──以合法化過程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