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北商學報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鏡城交界處‧仕女峨嵋蹙:《一位女士的畫像》克萊恩式的精神分析解讀
並列篇名
The Kleinian Reading to Isabel’s Double Exposure in The Portrait of a Lady
作者 談玉儀
中文摘要
本文採用克萊恩「幻思」的精神分析論點探討美國小說家亨利•詹姆仕的小說《一位女士的畫像》與紐西蘭導演珍•康萍改拍同名電影的互文關係。論述以女主角伊莎貝爾的前依底帕斯戀母情結為主軸,輔以城市文化中對母體、乳房依戀的想像空間;透過「母體城市」中「感情映鏡」的機制,演繹伊莎貝爾在陽剛社會建構女性自主空間的過程。詹姆仕藉由書寫伊莎貝爾的女性情慾,來昇華其抑鬱的同性戀情結,而康萍在影像中則賦予伊莎貝爾女性主義的意涵。無論影片或小說皆顯示伊莎貝爾在僵化的維多利亞傳統婚姻中過度壓抑內心情慾,在她人生最絕望的時刻,遊歷於羅馬、倫敦等代表人生不同時期的母體城市,激發她對生命「幻思」的空間。這種前伊底帕斯的情結,促使伊莎貝爾渴望回到充滿溫暖的母性懷抱,拒絕重返壓抑女性的陽剛社會。克萊恩式的精神分析對母性潛意識「幻思」的詮釋,恰可適切地解讀伊莎貝爾在小說及電影中所呈現複雜的女性情慾,本文即以此角度對《一位女士的畫像》小說與電影中城市想像與女性情慾的關係進行交叉分析。
起訖頁 105-120
關鍵詞 幻思客體關係偏執分裂心智狀態憂鬱心智狀態城市感情印鏡前伊底帕斯情結原初場景PhantasyObject-relationsDepressive position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CityAffect-mirroringPre-oedipal phasePrimal scene
刊名 北商學報  
期數 201001 (17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原: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該期刊-上一篇 An Action Inquiry to Improving Taiwanese EFL Students’ Reading Habits
該期刊-下一篇 影響幼兒體能發展的因子分析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