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我國國民年金制度立法發展過程分析:否決者理論觀點
並列篇名
The Legislative Making Process Analysis of Taiwan’s National Pension Insurance: The View of Veto Player Theory
作者 朱建勳黃全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否決者理論觀點,探討我國國民年金法的產出過程,其出發點是希望能藉此解釋為何我國全民健保制度在1994年即完成立法,但帶動我國福利國論戰的國民年金制度,卻直到2007年才完成立法?且為何不能如全民健保般將所有國民納入國民年金中?近來運用否決機制中,George Tsebelis所提出之「否決者理論」,分析福利國家發展,已成為比較福利政策研究的顯學,台灣學術界運用有關否決者理論於公共政策之探討尚不多見,遑論運用於社會政策的領域,本研究希望能填補此研究領域之不足。我國國民年金法歷經15年餘的規劃才產出,與全民健保法的威權政治決定模式比較起來,除了狀況變化多樣外,且更具有多元性質,其遭遇到各種的政治過程及狀況,提供了本文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做為個案,演練否決者理論中各項原則的陳述和推論。本文運用否決者理論觀點,先從縱剖的面向,分4個時期敘述我國國民年金法產出的歷史過程,再從橫剖的面向,對各個時期、各行動者做權力、偏好及整體否決者結構的分析。為能運用該理論觀點,首先依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及法案通過流程,找出制度型否決者。其次透過對各行動者可以掌握的政治權力及偏好作分析,進一步探討黨派型與其他可能否決者之角色。最後,運用否決者理論的吸收法則進行合併後,說明否決者之結構分析。本研究顯示,透過我國政治制度否決者數目、偏好距離及其內部凝聚力之深入分析,似比其他福利發展理論更具解釋我國國民年金法為何選擇了今日的年金 制度,以及為何一再地延宕立法時間之原因。
起訖頁 49-85
關鍵詞 國民年金否決者權力及偏好分析福利國家發展理論臺灣社會政策National pension insuranceVeto player theoryPower and preference analysisWelfare state development theoryTaiwan's social policy
刊名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期數 201106 (9:1期)
出版單位 朝陽科技大學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編輯委員會
該期刊-上一篇 蘭嶼潮
該期刊-下一篇 A Case Study on Integrating Soundbeam Technology and Music Activities to Enhance a Child with Disabilities Development of Motor Skills and Attention Span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