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韓愈性三品說--在儒學人性論發展史上的蘊義
並列篇名
The Role of Han Yu’s Theory of the Three Qual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ought on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作者 劉振維
中文摘要
有「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稱譽的韓愈,其於人性論上提出著名的性三品說。其意有三,一人性是先天的,二人性是善的,三善的內容為仁義禮智信。情是依性接觸外物而產生的情狀。韓愈之見,實來自東漢王充之說,而非論者宣稱的董仲舒。但韓愈之說粗疏,理論並不完備,卻為朱熹所稱許,考其真正原因,乃在於韓愈標舉出人性先天的內容為仁義禮智信,而此正是理學性本善的理論核心。本文通過從孟子「性善」到朱熹「性本善」的大視野觀之,可以見及韓愈性三品說的人性論,乃是儒學人性論的一個中介與過渡,但卻是理學性本善內蘊的一個起始,無怪乎朱熹慨歎韓愈心思乃在乞討官職、追求人間富貴利達之際,亦不吝予以「識見高處」之贊譽。本文試圖分析韓愈性三品說的蘊義,以及其在整個儒學人性發展史上當居於何樣的定位。全文區分為三,一論析韓愈性三品說的蘊義,二對比其與董仲舒、王充對人性的見解以明其性三品說的定位,三研析其對宋明理學性本善說的影響。最後作一結論。
起訖頁 303-331
關鍵詞 韓愈性三品說人性論王充性本善Han YuTheory of human natureWang Chong
刊名 朝陽人文社會學刊  
期數 200912 (7:2期)
出版單位 朝陽科技大學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編輯委員會
該期刊-上一篇 不同社區型態與高齡志工社區參與動機之探討--以高雄縣兩社區為例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