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在傳播環境中所面臨的最大議題之一,便是長期以來一直以「他者」的身分和角色被再現,無法呈現自我的主體性。但迄今卻仍未出現傳播學術社群的文獻真正深入探討關於原住民傳播主體性究竟所謂為何。本研究將研究問題分成兩個部分:一、關於原住民傳播的主體性,探討何謂主體性?傳播的主體性所指為何?二、原住民傳播主體性於實踐層面如何表現?本文討論原住民電視台中工作人員對於主體性的認知為何?原住民電視台的節目製作過程中,在實際操作層面,其原住民主體性如何實踐?原住民主體性之所以引發關切,在於主體長期在殖民和高壓統治下受壓抑的社會現實中,必須尋覓各種可行的抗爭空間和互動場域,重新建構「原住民」──此一既是新生、又是傳統的概念──其主體個性。而當代的傳播媒體,恰好提供了這樣的公共領域,成為原住民如何證成自身主體性,和整個主流社會辯證和互動的空間。原住民的傳播工作者藉由媒體的場域再現自我的主體性,不僅僅是表達自我族群對事務的觀點與價值,同時也必須認知現實環境中由主流媒介宰制整體傳播的被壓迫狀況,針對這種現象建構反論述,並發掘抗爭的策略,在激烈的傳播場域競逐態勢中,試圖突顯自我族群主體意識再現的種種可能,展示自己的發聲位置和詮釋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