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對於原住民族的正名都是依照嚴格的血源標準,要有原住民身份的個人才能提出原住民族正名的訴求,因此強調各族群間必須要有文化差異才能正名只是虛應形式,最大的例證是政府新近正名了四個新原住民族,卻沒有因此增加任何一個原住民個人。過去平埔族群認定運動也陷入血源主義的泥淖,忽略了因歷史發展不同導致平埔後裔皆無原住民身份的現實,一再訴求同時族群認定與個人身份認定,導致至今十年毫無進展。2005 年西拉雅人開始了不同的嘗試:先強調文化,再強調血源;訴求族群可因文化重要性先認定,個人身份問題可暫時擱置;訴求政府應先給予平埔族群集體發展權,平埔個人權益可緩議。西拉雅人的嘗試於2006-7 年獲得極大的進展:台南縣政府首先於2006 年設置「台南縣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認定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2007 年原民會依照台南縣模式籌設「平埔原住民族事務推動小組」,並將專款執行「平埔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振興計畫」。這些發展與過去中央原住民族的認定過程極為不同:先有族群後有個人;以文化標準而非血源標準認定族群;族群自治團體開始嘗試自主認定族人。預計這些發展將對於中央已認定原住民族造成良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