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兩岸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國內受影響的17項敏感性產業,如何避免遭到淘汰及協助產業轉型,使其更具競爭力,成為本研究之關注所在。本研究除問卷調查外,更以實地訪談產、官、學、業界代表5人。研究問卷發放對象乃以接受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輔導之南部敏感性產業及中小企業為主,採郵寄方式,共發放200份問卷,有效問卷回收65份。在所有問卷的57個選項當中,除「ECFA的簽訂對企業主有利,對勞工則是不利的」及「會造成國內薪資結構調整,所得降低」2個選項不為受訪者認知同意外,其他55個選項則以同意居多,其中認為政府應「建立兩岸貿易解決機制」、「推動台灣製造(MlT)標章」、「政府鼓勵民眾消費購買自己產品之運作機制」、「協助產業提升研發能力及經費補助」、「協助企業發展品牌」等5個選項是多數受訪者認為非常同意之部分,這也顯示受訪者對政府之作為是有迫切期待的。對產業界的建議為要加強研發,使產品形成差異化、更要布局市場,行銷國際化、培育人才,使人力資源優質化;在政府當局則要推動台灣製造(MlT)標章、提供經費補助與融資取得、政府的資訊應更透明與清楚、重視技術人才斷層的嚴重性及重新檢視敏感性產業輔導的範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