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過後各個國家為挽救自己國家之經濟,無不利用其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以擴大消費或舒困企業。中國在龐大的政府力量下也大量對市場供應資金,企圖透過擴大消費及公共建設填補工業產能,此舉能否奏效仍待時間考驗。台灣此時與中國建立經濟合作關餘,其風險是正式開放大量資金進入中國,一起承擔中國面臨風險。近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快速崛起,其國際地位及影響力大為提升,改變區域、世界的經貿版圖,尤其在國際分工的趨勢之下,已成為世界最具潛力的生產地與市場。此一發展趨勢,台灣必須作好預防的工作,尤其是必須積極的思考兩岸分工的佈局,來強化兩岸在國際分工的地位,投資風險的有效管理,才能促使台灣經濟穩定的成長;長遠來看,台灣勢必得和中國合作才能有效帶動台灣的經濟成長,但是短期經濟循環的風險,更是台灣的企業應諾更慎重考慮的。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畢竟尚未成熟,需有一經濟合作的架構來規範遊戲規則,以減低台商經營的風險與成本。台期望兩岸政府擱置政治爭議全力發展經濟,台商認為全球化經貿架構下的兩岸經濟分工隱然形成。展望未來,許多現有貿易投資爭議能否順利解決,將會影響實際效應的發揮。本研究將從政策與經濟發展趨勢的觀點探討兩岸經濟競合與兩岸未來發展趨勢起義品基體性建議,建議政府應掌握兩岸開放新局面,擴大商業發展機會;儘速訂定推動陸資企業來台投資策略,成立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進而創造ECFA 簽署後兩岸獲取雙贏之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