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是帶有反叛思潮的文化,但流行音樂對於社會的影響是長遠的,甚至於顛覆社會,即使政治強力的干涉,往往受傷的是政治及其本身的價值。在台灣政府引進自由主義者的經濟思想同時,社會也產生巨大的變化,美國文化大量的進入台灣。在經濟成長之中,搖滾樂也進入台灣,並且逐漸成為台灣流行文化的主流。改革開放之後,台灣的流行音樂進入大陸地區,鄧麗君的歌曲風靡整個大陸。初期中共以有限度的開放,而後大陸民間收聽的人太多,讓中共無法忍受其受歡迎的程度,於是開始禁止鄧麗君的歌曲,最終擋不住小鄧旋風。國民黨到台灣後,開始對台灣島內宣傳反共大陸。這種宣傳在早期鼓舞了民心士氣,甚至政府官員也沉迷這種宣傳,隨著台灣政經與思想進步,社會大眾認清這是不可能的事,也不再宣傳。90 年代之後,大批台灣的歌手進入大陸各大都市舉辦演唱會,受到年輕人狂熱的歡迎,當年幻想國軍受到歡迎的場面確實出現了,只是主角換成台灣的搖滾流行歌手。羅大佑是一位特立獨行的歌手,他的歌曲有濃厚的搖滾樂風格,所創作的歌詞其有時代的內函,甚至於將海峽兩岸三地的政治環境寫成歌曲,隨著他的歌曲流行,而散佈出去。1999 年張惠妹躍上北京工人體育館開唱,風靡整個北京,觀眾隨著她歌聲,情緒沸騰至最高點。之後在陳水扁總統就職典禮中演唱國歌,被中共認為她支持台獨,不准張惠妹在大陸演唱。這種作法傷害兩岸民眾的感情,引起台灣社會廣大的討論,也使中共的形象大受損失。張惠妹重返大陸演唱後,綠營先透過電子媒體的政論節目批評,而後再由政府官員展開圍剿,如同文化大革命的門爭一樣。然而搖滾樂歌迷是無政黨屬性與無國界的,綠營採取的政治鬥爭不成功,甚至於產生反噬。校園民歌是搖滾樂的本土化,其歌手成為現在台灣流行文化的主流因素。校園民歌在蛻變為商業流行音樂時,正好填補了鄧麗君死後,在大陸的流行音樂的空檔,於是成為兩岸主流的流行音樂主導者。文革之後大陸也出現台灣類似的問題,社會要追尋原本的中國文化,同時要其有現代性精神的音樂,那麼校園民歌正好填補大陸民眾精神的需求。於是西北風的流行音樂自然產生。台灣流行音樂能夠風靡大陸的另外原因,就是在於台灣保存了傳統中原文化。可惜的是台灣許多政治人物在進行類似文革破四舊的去中國化運動,這會摧毀台灣漢文化的優勢,這對於台灣的未來面臨大陸競爭時,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