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法國社會學自十九世紀末逐步建立,大體上,我們可以將這一百多年來的法國社會學家區分為六代。3第一代至第一次大戰結束,代表人物是涂爾幹(Emile Durkheim,1858-1917);第二代由莫斯(Marcel Mauss, 1872-1950)和哈伯瓦克(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繼承並發揚了涂爾幹學派;第三代橫跨二戰前後,由葛維琪(Georges Gurvitch, 1894-1965)、阿宏(Raymond Aron, 1905-1983)為代表,分別體現了馬克思和韋伯的傳統;第四代於60 年代開始擅場,以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2002)、杜漢(Alain Touraine, 1925-)最為知名。4第四代的學者日漸凋零,而第六代學者的影響力仍限於法國境內,目前活躍於國際社會學圈並享有盛名的法國社會學者主要為第五代健將。這批第五代學者在二戰之後成長,於青年期經歷六八學運,目前年紀在六十歲左右,是法國社會學各重要學派及教研機構的領導層,其中韋耶維歐卡(Michel Wieviorka, 1946-)無疑是最具聲望的幾位代表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