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台灣人民致力於經濟成長,但也帶來了污染和擁擠的問題,民眾了解到財富並不能買得快樂,政府也將提高居住和工作環境品質列為施政重點,而先後成立省旅遊局和中央環保署,本文乃探討省旅遊局的施政成果是否達到提供遊憩及休閒機會給民眾,及其目前龐大的預算但執行成效不彰的原因在於1.經費預算編列僅著重開發建設,管理與宣傳費卻相形短絀,致開發成為破壞。2.建設開發未能充分讓民眾及相關團體參與,致建設阻力大。本文建議遊憩主管機關之管理體系應注入公眾參與與公眾關係之觀念與運作,使民眾能參與各項遊憩事業建設與活動方案。公眾參與與公眾關係有下列數種運用形式:1.公開說明會,2.與團體公會接觸,3.與特定個人接觸,4.郵寄問卷,5.印刷文宣,6大眾傳播媒體,7.交通轉運站。為了解公眾參與與公眾關係之效益,可評估民眾對各項建設及活動方案之滿意度,而民眾之滿意度能適度反映行政機關之行政績效,本文建議應用李克特尺度法,對規劃、管理、宣傳各階段評估一般大眾或使用者之滿意度。公眾參與與公眾關係系統,必需是機關與民眾間雙向的溝通,也必需將民眾的反映回饋到管理體系,因此遊憩主管機關能提供更佳的服務,並讓民眾在從事旅遊休閒活動時追尋真正的"快樂"和"自我實現"的真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