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書具有言簡意賅及「正言若反」的特質,各時代皆有人以不同學術背景及觀點注解《老子》,在不同的《老子》著述中有承繼也有開展,因而形成一個體系龐大的老子學史。中國思想史在探討明代學術,最廣泛被討論的是心學,事實上根據李慶統計,明代註解《老子》之著作約有106種,約70種左右現存,可謂是註解《老子》的興盛時期。而韋東超的研究也指出,明人注解《老子》著作多集中在明武宗正德以後,這時間正與陽明心學發展的時間吻合,雖不能證明注解《老子》與陽明心學有密切的關係,但二者擁有相同之時代背景是毫無疑問的,因而筆者關注到朱得之《老子通義》,朱得之為王陽明之及門弟子,屬南中王門學派著名學者,其注解《老子》或多或少受到陽明的影響,因而多以儒家心學術語詮釋,從章節形式而言,分為六十四章;就思想義蘊來說,分為三點特色:一、肯定老子可以經世,二、孔老思想不相悖,三、援引心學入《老子》,如能深入探討,可對明代學術思想及老子學發展皆有所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