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12年(1673年)底,平西王吳三桂等人發動反清戰爭,史稱「三藩之亂」。亂事期間,耿精忠、吳三桂相繼邀約台灣鄭氏渡海助戰,使鄭經有機會實現鄭成功轉進台灣以恢復中興遺志的可能。然此時鄭經在決策上面臨了幾項重大的考驗:就外在形勢而言,必先釐清與三藩或清政權的關係,以確立戰鬥目標;就戰略運用而言,必須慎選合作對象,以確保參戰的自主權;就政治號召而言,須能喚起漢人「反清復明」的意識;就內部維繫而言,則須設法凝聚部眾的向心力,以避免重蹈當年鄭成功失敗的覆轍。雖然鄭經選擇三藩叛清期間西進,在時機上極為明智,亦為「反清復明」陣營帶來短暫的希望,但跨過海峽之後,再也沒有「波濤之險」可恃時,其陣營內部的隱憂即一一浮現。加以鄭經在東南沿海征戰的成效,受到外在形勢變化的影響,以致由盛轉衰,則反映出鄭氏主導全局能力的不足。因此,三藩之亂期間鄭經在東南沿海軍事活動的情形,至多只是將整個形勢回復到鄭成功時代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