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因」字是一普通用詞,出現甚早。且其含義多樣,具多種用途。大抵古籍常見,而儒墨二家言論,其使用仍不外普通詞,並無特別深意。惟在道家、法家、兵家、縱橫家、雜家的思想表述,則提示「重因」觀念。其取義僅偏於因循、因裝、因應之一類含意。特別在《管子》書中,直接開出「貴因」,作為言道的重點。而《呂氏春秋》一書則更有「貴因」專篇。《尹文子》古中亦有「因循篇」。自足代表古代貴因思想的表達。古代人此一貴因思想,是看重學習他人、模仿他人,基本上也是重視他人之長,並順其勢引用於有利於己的思想。不是完全專以自創發明為可貴。雖不免是捨己從人,也並不以為恥。正可見古代各家思想並不僵化,無不以因襲、因循為貴。值得今世參考。貴因思想自東漢以後,即已沉埋於思想界,直至十九世紀後半方見士大夫提及。若左宗棠、蔣益澧、方濬師、篩福成等均有所提論,並上溯《呂氏春秋》以為依據。其宗旨是面對西方文化思想所現的一種包容吸收態度。實表現貴因思想的復活,自有助於中國近代現代化的實現。惟其古代思想淵源,無人確知,特於本文詳加舉證,備供國人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