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知識庫
 
  1. 熱門:
 
首頁 臺灣期刊   法律   公行政治   醫事相關   財經   社會學   教育   其他 大陸期刊   核心   重要期刊 DOI文章
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本站僅提供期刊文獻檢索。
  【月旦知識庫】是否收錄該篇全文,敬請【登入】查詢為準。
最新【購點活動】


篇名
論民事不當得利損益內容之認定--淨損益概念初探
並列篇名
The Recognition of Benefit and Loss in Unjust Enrichment-Preliminary Approach of Net Benefit and Loss
作者 吳志正 (Chih-Cheng Wu)
中文摘要
對於當事人間財產損益變動之觀察,是論斷不當得利關係之起點。通說就受有利益或損害之判斷係以財產總額為觀察客體,因有一定事實,致財產總額較諸無此事實當時之財產總額為多或為少,即是受有利益或損害。筆者先說明學說就認定財產損益方法上欠妥當之處後,提出以「淨損益」概念作為觀察財產損益之方法,認為對於財產總額增減之觀察,不宜只專注於如標的物或價金等「有形」財產之增減,應同時將債權債務之發生或消滅等「無形」財產之增減一併列入觀察,且所謂財產之增減應以「一定事實」前後作為觀察基準點,倘造成當事人財產損益變動之一定事實不只一項時,具備因果關係(關連性)之各一定事實所造成之財產變動即可合一觀察而得出淨損益,但不具因果關係者,則否。透過淨損益概念之操作,不僅可使不當得利之損益認定更貼近國人計算財產增減之通念,更可於無須更動現有法體系與法價值之前提下,順利地判斷出「誰」受有「何種淨利益(或淨損害)」,再透過一定事實之連結,即可正確地指出不當得利關係之當事人。本文雖輔以指標性不當得利事件初步驗證「淨損益」概念之可行性,惟其實用性與可接受性,仍待更多學說與實務之觀察與檢驗。
起訖頁 99-160
關鍵詞 不當得利財產總額利益損害淨損益因果關係法律上原因差額說給付對待給付Unjust EnrichmentProperty AmountBenefitLossNet Benefit and LossCausationLegitimate Explanatory BasisSaldotheoriePerformanceCounter Performance
刊名 臺北大學法學論叢  
期數 201209 (83期)
出版單位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院
該期刊-上一篇 去類型化猥褻性言論之理論建構--美國法之比較研究
該期刊-下一篇 子女血緣認知權的實踐
 

新書閱讀



最新影音


優惠活動




讀者服務專線:+886-2-23756688 傳真:+886-2-23318496
地址:臺北市館前路28 號 7 樓 客服信箱
Copyright © 元照出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轉貼節錄